
湖北省储备粮孝感储备库有限公司 操水平
低温储粮具有绿色环保,保持储粮品质,减少虫霉危害等特点,一直是粮食行业重点推广的一项储粮技术。为了积极响应总公司倡导的科学储粮,我们进行了稻谷控温储粮科学对比试验。在库领导及有关业务骨干的大力支持下,通过近半年的前期准备、试验运行,完成了稻谷空调控温储藏技术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一、仓库基本情况
选取1-9#为实验仓,1-13#为实验对照仓。
两仓的基本情况如表一:
二、实验目的
通过对仓库安装空调,控制仓温和上层粮温,达到低温储粮和准低温储粮,使储粮安全度夏,抑制微生物和害虫的繁殖,减少熏蒸,降低粮食损耗,延缓粮食陈化,摸索储粮经验。通过对空调仓的使用,主要探讨以下问题:
2.1 空调仓使用时间的确定,摸索最佳开机时机,降低能耗。
2.2 粮食温度和常规仓的对比,是否能达到准低温和低温储存。
2.3 低温下虫害的发展情况;是否能达到不熏蒸的效果。
2.4 通过对空调仓储粮的使用,空调仓储粮与常规仓储粮的储存品质对比。
2.5 空调仓使用费用与经济效益对比。
三、空调控温仓的建设及使用情况
选取1-9#仓房为空调仓实验仓,在气温回升前,首先在仓内加装空调四台,南北墙面各两台,两台空调间相距离9米。加装空调情况如表二:
然后是对仓库的门窗、通风口用泡沫板进行隔热,配备电表,核定用电量。粮面用稻壳进行压盖,厚度为30mm。我们的实验目的是将仓温始终控制在20℃以下,减少仓温对粮温的影响,防止上层粮温上升过快。具体操作步骤为:
六月份(平均气温30℃、仓温28℃,粮温20℃)和七月份(平均气温31℃,仓温29℃、粮温22℃)的上中旬选择在白天上班时间段开启空调,也就是每天的上午8:00到18:00,到了夜间气温开始下降到(气温21℃),空调停止运行。
八月份(气温32℃、粮温23℃),从七月份下旬开始,这时的气温白天最高达到35℃,夜间气温30℃,我们选择空调昼夜开启,以确保仓温恒定。
九月份(平均气温在25℃左右),个别时段在30℃左右,这时要有选择性的开启空调,基本上以轴流风机夜间换气为主。
十月份空调停止使用,做好空调的密封保养工作。
根据相关规定,不同的时段其用电收费也是不同的,用电收费规律如表三:
具体电费情况如表四:
四、数据对比情况
实验的数据采集时间区间为6月8号—8月8号,共计两个月。
4.1 温度变化
实验期间,两仓的粮温变化情况如下图一:
图一:9#和13#试验期间的温度变化情况
从图一可以看出,9#仓房平均粮温受气温影响程度明显低于13#仓房,能够一直保持在17℃以下,基本接近我国对准低温储藏的要求。
4.2 虫害密度
图一:9#和13#试验期间的害虫密度变化情况
从图二可以看出,9#仓房在虫害密度上的表现也要优于13#仓房。虫害的发生时间较13#仓房相比推迟了近20天,且虫害密度也低于13#仓房,虫害的发生部位为墙角向阳面,其它部位均未发现害虫,减少了熏蒸过程当中磷化铝的使用量。
4.3 质量变化
在质量方面,9#的表现也是要优于13#。
从表五中可以看出,空调控温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减少水分的流失,同时又能有效的降低脂肪酸值,既保证了粮食的数量,又保证了粮食的品质,一举两得。
4.4 效益分析
4.4.1 储粮用电成本核算:9号仓储粮数量为2954吨,电费为6580元。每年吨费用为2.22元。
4.4.2 通过两年的储存,空调仓所储存的粮食的脂肪酸值在20 (KOH)mg/100g以内,黄粒米在0.5%以内,而常规仓存储的粮食一般黄粒米在1.0%以上,脂肪酸值在25(KOH)mg/100g以上,色泽明显差于空调仓所储存的粮食。两个仓库市场销售差价在40元/吨以上,即为2954*40元/吨=118160元。
4.4.3 空调仓由于是低温储存,水分流失较少,常规仓受高温影响,水分流失较大,一般空调仓比常规仓的水分流失少0.5%左右,即空调仓的水分流失损量为0.5*2954吨=14.77吨,按照现行销售价格2400元/吨计算,差价为35448元。
4.4.4 按照储存两年的期限计算,空调仓比常规仓产生的经济效益为:储存增值(118160元)+水分增值(35448元)-用电费用(6580*2年)=140444元。即使用空调仓比常规仓储存一个周期要增加经济效益14万元左右。
五、总结
5.1 空调控温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粮食的准低温储藏。
5.2 空调控温及时的运用对虫害控制有效,但难以达到不熏蒸的目的。
5.3 空调控温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的保持粮食的品质,减缓粮食在储藏期间的品质下降。
5.4 空调控温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保持粮食品质,减少粮食损耗,提高粮食销售价格来提升商品价值,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。
六、空调控温技术的不足与改进
在实验过程中,我们也发现了该项技术的不足之处,并加以改进,使该项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加完善。
6.1 由于仓温较低,容易引起表层粮食的结露霉变,影响粮食品质。
改进方法:在粮食表面铺设30—50cm厚的稻壳。
6.2 仓房向阳面受阳光直射时间较长,温度达不到预期控制效果,容局部易滋生虫害和局部粮温偏高。
改进方法:增加向阳面墙壁隔热层厚度。
6.3 试验当中使用的空调功率过小,难以达到恒温标准,使得空调在开启期间必须不间断工作,增加空调能耗,提升了投入成本。
改进方法:增加空调数量或者提升单个空调的功率。
6.4 适时选择低谷用电的时段,尽力避开高峰用电时段,节约费用,降低储粮成本。
6.5 空调发挥作用的主要时段为在6—8月高温阶段,在此期间,个别部位由于虫害密度大,导致粮温升高,如果此期间熏蒸,空调将会停止使用,发挥不了控温的效果。改进方法:采取局部用“4049”进行防治,控制虫害密度,等到9月份气温下降时,再进行整体熏蒸。